浙商银行:“丰收在望”变“丰收在手”!数智金融,助力夏收“争鲜”一步
发布日期:2025-07-10

 

    金融活水润三夏,数字引擎抢“鲜”机!6月,夏粮丰收,果香四溢。“无需抵押,数据说话”——当数智金融“活水”注入磐龙药谷、江南果市与中原粮仓,让“丰收在望”变为“丰收在手”,企业、农户喜提“落袋为安”。

    01 嘉兴果商的“鲜”机密

    嘉兴水果市场,是华东乃至全国都极为重要的水果集散交易地之一,汇集了全国20多个省市的鲜果货源,当下正值各色水果飘香季,也考验着果商的资金实力。

嘉兴分行以数智化风控和产业数据互联为核心推出“嘉兴鲜果保供贷”,助力小微商户“鲜”人一步。

    “时下正是杨梅上市,杨梅保鲜期短,以前我们冷库设备旧,冷链车不够,有订单都不敢多接。”某水果批发中心负责人王先生凭借往年的销售额、订单及仓储能力等数据,获批200万元信用贷款,新增5辆新型冷链车,并升级智能温控冷库,眼下,批发中心的杨梅销售半径从江浙沪延伸到华东全域,年营收提升35%。另一家老牌果商负责人柯女士,凭借良好的信用记录,仅2天获得150万元流贷,用于采购多种水果及建立冷链物流体系,店铺产品种类翻倍,年销售额增长了20%。

                                                     

 

    02种植数据里“换”贷款

    初夏的浙江金华磐安山区,细雨绵绵。这里坐落着“磐龙药谷”的千亩中药材基地,毗邻“浙八味”药材市场,投资规模6.8亿元,拥有高标准农田近2000亩。

   “磐龙药谷”智慧农业监控中心,浙江磐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轻点屏幕,调出物联网采集的中药材全生命周期数据。“浙商银行用这些数据给我们的种植户定制了‘浙银共富贷’,利率比普通贷款低1.5个百分点。”冷链仓库里,是丰收的药材贝母。“有了这笔钱,我们建起5000吨仓储,还能按每亩1000多元流转费带动周边农户,去年光劳务工资就发了500多万元。”

    当地农户老陈,受益于浙商银行“银行+龙头企业+农户”合作模式的增收农户之一,他说:“以前种玉米一亩地挣不到500元。现在把地租给企业,每亩保底1700元,还能在基地打工,一年能多赚3万多元。”

    截至目前,浙商银行为这类农业综合体投放贷款2000多万元,带动300多户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03从“粮等钱”到“粮畅通”

    河南素有“中原粮仓”的美誉,而今正值风吹麦浪,夏粮丰收。通过“夏粮外运”,麦香随铁路的延伸溢向五湖四海。对于物流企业而言,夏粮外运期间通常会集中面临铁路运费、工人工资等成本的支出压力,加之粮食购销的回款周期较长,导致账面上“丰收”,账户里短期“钱荒”。

                                       

    “每年夏收秋收最忙,铁路运输的需求激增,运费涨价。几天时间要付几百万铁路运费。”河南现代公铁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卢先生说到。 

    郑州分行针对粮食运输特点,凭借数智金融产品“国铁运费白条”,结合企业历史运费数据,采用线上模型为企业核定数据信用额度。该企业通过线上申请后,大数据风控模型分析企业征信以及与国家铁路局的历史交易数据结合客户经理实地调查走访情况,为企业提供了500万信用授信额度,专项用于运费缴纳,最快当天放款。此外,分行为粮贸、运输企业提供“一户一策”定制化服务方案与专项利率优惠,稳筑“中原粮仓”的丰产丰收筑牢运输保障。截至今年5月末,已为6家企业提供国铁运费预授信额度近3000万元,利率较市场平均水平低0.5个百分点。

    让金融变成“撑伞的人”“铺路的石”——近年来,浙商银行以大数据风控下沉服务重心,充分发挥数字赋能与金融科技,通过场景化创新,精准滋养实体经济,让产业链“活”起来,加大对农业等金融服务覆盖不足客群的支持力度,既守护着“手中有粮”的安全感,也滋养着“果鲜民甜”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