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双管齐下拔穷根
发布日期:2019-10-21
 “甘肃地域辽阔,自然风光优美,黄土高原、广袤草原、茫茫戈壁、洁白冰川构成了一幅雄浑壮丽的画卷,宛若一柄玉如意。”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形象地形容甘肃。然而,受历史、自然、地理等因素影响,甘肃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是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最困难的省份之一,扶贫工作有北看“甘肃”南看“贵州”之说。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进入关键的决战决胜阶段,甘肃作为全国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之一,最后这场仗该怎么打?金融机构采取了哪些“战略战术”?带着这些问题,金秋九月,本刊记者来到甘肃,对浙商银行兰州分行扶贫攻坚的创新举措进行了实地采访。

  帮扶采日玛村整村脱贫

  浙商银行是一家朝气蓬勃的“00”后银行,其兰州分行成立还不到9年。浙商银行兰州分行行长申健告诉记者:“自2014年起,我们一方面投入120余万元的扶贫资金及大量的人力,帮助定点扶贫村实现整村脱贫;另一方面,创新打造产业扶贫新模式,推动脱贫攻坚持续深入。”

  记者采访得知,2014年,浙商银行兰州分行主动加入甘肃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的帮扶行动中,在确定帮扶对象时,选择了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最贫困的村——采日玛村。

  采日玛村位于青藏高原东端,平均海拔3700米,气候高寒阴湿,全村经济基础薄弱,畜牧业是牧民唯一的收入来源。从兰州到采日玛村,隔着580公里的距离,开车至少需要10小时,山高路远且路况危险,落石塌陷让人望而生畏,但采日玛村扶贫却刻不容缓。

  总有人不畏艰险,这个人就是浙商银行兰州分行扶贫干部王长山。两年时间里,他克服高原反应,在这条过山车般的路上无数次地往返,无数次地为采日玛村带去致富方法以及一批批扶贫物资。

  “长时间的扶贫驻扎,与牧民接触的多了,我意识到扶贫先要扶智,脱贫首先要从根源上转变牧民思想。”王长山回忆说,他就此想法向浙商银行兰州分行汇报后,分行筹措专项扶贫资金5万余元帮助采日玛村翻建了村委会,建起了多功能培训教室及“六位一体”活动室。同时,王长山号召兰州分行员工积极捐书捐物,并购置投影仪、电脑、音响等电子设施,完善设备和教材配置。教室修建后,浙商银行兰州分行邀请专业老师为牧民讲授农业养殖技术和草场保护等知识,使牧民文化与技能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因长期驻守高原地区,王长山的脸被紫外线严重灼伤,起了一脸日光疹,红细胞数目也超过正常人健康指标??其他扶贫干部,每年都有申请轮换的情况,王长山却选择了继续驻守。他告诉记者:“扶贫是场马拉松,比的是恒心、毅力,要坚守初心、且有始有终。我想看着全村人都脱贫。”

  记者了解到,经过浙商银行兰州分行长达2年的帮扶,采日玛村贫困户从2015年初的25户230人降至2017年8月的5户20人,贫困率从18%降至0.3%,全村已顺利脱贫。

  高湾村脱贫胜利在望

  “虽然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以后的人生;虽然我们无法逃避物质贫困的现实,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实。”家住甘肃天水高湾村的王云今年考上了大学,获得浙商银行兰州分行5000元的资助,很是激动。她知道,这足以改变她自己乃至整个家庭的未来走向。

  在打赢采日玛村的脱贫攻坚战后,2017年9月,浙商银行兰州分行的定点帮扶对象调整为天水市秦安县的贾岔村和高湾村,55岁的王长山主动放弃了轮换机会,也随之来到他扶贫驻守的下一站。

  2018年的一天,王长山在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时发现,高湾村有好几名学生考上了大学,但家庭却无力负担学费,打算让孩子外出打工放弃学业,王长山听后“很心痛”。于是,他当天连夜开车赶回兰州分行,为7名贫困学子筹集了助学金。

  “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乡村发展离不开人才,贫困村的发展更需要人才,只有发展教育才能扶起‘智’与‘志’,进而取得精准扶贫的胜利。” 浙商银行兰州分行行长申健语气坚定地说。为此,兰州分行先后筹资16.3万元用于教育扶贫,鼓励贫困学生发奋读书,用知识改变家乡面貌。

  记者采访得知,在浙商银行兰州分行助学金的资助鼓励下,高湾村2019年高考创下过本科线人数历史新高,共14人,比去年多了一倍。“浙商银行的助学,对于我们这些贫困家庭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让孩子圆了大学梦??这也离不开王长山队长付出的心血。有这样一位好干部,我们感到很骄傲。”一位贫困学生的家长对记者说。

  高湾村山大沟深,村民居住分散,如果遇到下雨天,会出现很多塌方路段,之前没有路灯照明,村民天黑后出门极为不便。2019年8月,浙商银行兰州分行出资38万元安装了80盏太阳能路灯,覆盖了5个村落,点亮了高湾村的山路,也点亮了老百姓心里奔小康的那盏灯。不仅如此,兰州分行还筹资47.8万元为高湾村村委会和村民活动室配备了桌椅电脑、为贫困户进行了危房改造、为村里修建桥梁、修缮水毁道路、安装监控??这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了贫困户脱贫致富路上的阻碍。

  为从根源上解决脱贫的问题,兰州分行把符合高湾村当地实际的养鸡业作为帮扶的重点,将产业扶贫与消费扶贫相结合,出资34万元打造“产—供—销”一体化的帮扶模式,即帮扶50户贫困户以人工劳动入股的形式入股养殖社,兰州分行通过发动员工、客户购买、食堂采购等多种方式保障销路,使得养殖社利润最终分至贫困户,保障贫困户收入渠道,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王长山告诉记者,高湾村今年年底脱贫胜利在望。

  金融“贷”动产业扶贫

  产业兴则群众富。减少贫困人口、助力脱贫攻坚,关键在于通过产业扶贫激活“造血功能”。

  甘肃中美国玉水果玉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美国玉”)是甘肃的一家龙头企业,也是全国水果玉米行业的领军企业。该公司建立的种植合伙人模式,有效地将产业链整合到一起,形成独具特色的经营优势。

  2018年6月,中美国玉为进一步加大生产及供货量,计划扩建生产基地,资金周转出现缺口。浙商银行兰州分行了解企业情况后,按照“担保公司+银行+核心企业+种植合伙人+农户(贫困户)”的产业精准扶贫模式,为其发放了3000万元贷款,破解了该企业的融资难题,扩大了中美国玉水果玉米的生产经营规模,更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该公司董事长杨天龙说:“得益于浙商银行的帮助,去年我们公司实现年销售收入约8000万元,实现净利润941万元,公司吸纳的3000多户贫困户中已有1000余户农户实现脱贫。”

  杨天龙出生于农村,成长于农村,深知农之艰辛。记者了解到,创业成功后,杨天龙反哺故乡,自发成立公益助学组织,已帮助200余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此外,杨天龙还积极汇集全国高校及海外优质的师资力量组建优质支教队伍,足迹从甘肃延伸至四川、贵州,已持续支教十余年,累计帮助1000余名贫穷学子。

  像这样产业扶贫的案例还有很多。记者在调研期间,还走访了甘肃燎原乳业集团(以下简称“燎原乳业”),该企业始建于1953年,是“一五”期间国家轻工业部定点的全国八大乳品企业之一、西北第一家乳制品“中华老字号”企业。

  “2018年4月,燎原乳业由于几个板块销售增长迅速,奶源需求不断扩大,但是上游中小养殖户缺乏有效担保物,无法从银行获批贷款,无力购买奶牛扩大养殖规模,直接导致奶源供应不足,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燎原乳业财务总监黎永红告诉记者,为解决奶源不足问题,2019年1月,燎原乳业与农户达成奶牛托管协议,但依旧苦于农户购买奶牛的资金难题,托管协议一直无法实施。浙商银行兰州分行了解情况后,按照批量合作贷“银行+核心企业+农户”的产业精准扶贫模式,于今年3月份向80户农户累计投放了3000万元贷款,一解企业燃眉之急。

  李颖是当地的一名农户,他有些腼腆地对记者说:“去年4月,我家从浙商银行贷了36万元买奶牛,现在16头牛全部托管给燎原乳业的牧场,一年可得到分红2万元。”而作为燎原乳业的一名员工,他还能得到一笔可观的工资收入。

  为直接提升农户的融资效率,兰州分行还采用“点易贷”这一科技产品,在线上批量服务上游养殖户,农户只要在手机上“点一点”发起申请,审批通过后办理一张银行卡即可提款。不仅如此,为解决奶牛养殖户异地开卡难题,兰州分行的员工提供上门服务,为奶牛养殖户在当地办理开卡,真正实现当天受理、当天提款。

  “贷款发放后,不仅补充了燎原乳业的奶源,更增加了养殖户的家庭收入。农户从原来年收入不到1万元到如今年收入超过6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农户的生活水平。”黎永红高兴地说道。

  扶贫攻坚是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甘肃的脱贫工作也到了关键期、冲刺期,相信在浙商银行兰州分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下,甘肃定能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记者手记

  浙商银行一直想用镜头记录王长山的扶贫故事,但去采日玛村的路太艰险,一个月来“吓退”了4位随行的摄影师。“那条路,只有王哥一个人敢开,旁边就是山沟,好几次山上的石头滚落下来砸到车玻璃上,太惊险了。”浙商银行兰州分行的员工对记者说。

  驻村时,高原海拔让王长山时常出现流鼻血、脱发和呼吸困难等不适,但他没有丝毫抱怨。他总是说:“咬咬牙挺一挺就过去了。”

  顺利完成采日玛村的扶贫任务,王长山本可以返回兰州工作,但他却拒绝了。他觉得自己有扶贫经验,人才下乡也应该长效和持续,因此他选择到天水贾岔村、高湾村继续干他的扶贫事业。在贾岔村,他白天帮扶村民,晚上研读相关文件、填写统计报表,1个月瘦了十多斤。在高湾村,他关爱留守老人、帮农户干农活。他说:“虽然苦点,但我感觉已经很幸福了,起码没有高反,我能睡得着觉了。”

  谈起村里的贫困学子差点因贫失学,王长山潸然泪下??他说:“我一个西北硬汉,扶贫,把我的心‘扶’柔软了。”今年高湾村考上大学的人数比去年增加了一倍,这足以说明浙商银行的教育扶贫是有成效的,当一个个学生家长握着王长山的手频频致谢时,他觉得自己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快5年的扶贫岁月,王长山见证了采日玛村旧貌换新颜、见证了贾岔村村民走上脱贫致富路,也见证了高湾村贫困学子走进象牙塔。但王长山自己的孙子从出生还没见过爷爷??

  “扶贫工作是件大事,凭一人一己很难尽如人愿,我身后的团队浙商银行是我坚强的后盾。”王长山朴实地说:“这场战役不仅考验的是耐心、更磨练的是毅力,我只是分行扶贫工作的践行者,身边还有很多同事在为扶贫融智出力,我们要在扶贫工作中坚守初心、灌注真情,把扶贫这条路走得更宽更长更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