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走进大凉山区
发布日期:2019-10-21

  车间内,阵阵浓郁的果香扑面而来。身着浅蓝色工装的女工们娴熟挥动手中刀具,一个个硕大饱满的新鲜芒果瞬间便脱去黄里透青的外衣,鲜亮亮地摆放进篮筐中。车间外,加长的重卡马达轰鸣,体格强壮的工人们忙着将一箱箱加工好的冷冻果蔬搬运装车,随即运往全国各地。

  “今年的订单很大,有几千吨。北方到黑龙江、辽宁,南方到海南、广东,每天都有数十吨速冻草莓、桑椹、芒果从这里发往全国20多个省市。”望着加工厂区一派忙碌的景象,四川德昌县唯益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唯益公司”)董事长胡宗德感慨良多。

  他告诉前来采访的《金融时报》记者,民营企业如果没有金融支持,不可能有今天的发展。浙商银行能在关键时鼎力相助,是缘分,更是社会责任使然。这些年,在浙商银行的支持下,唯益公司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不断扩大,由此带动了上游专业合作社发展,为更多贫困乡亲提供了就业岗位,不少农户还走上致富的道路。

  四川凉山,是中国贫困地区的样本。似乎老少边穷该有的贫瘠,都浓缩在这片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至2018年年末,这个位于川滇交界处、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全州1市16县、530万名人口中,仍有11个县、618个村共计31.7万人尚未脱贫。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凉山深处,看望彝族贫困群众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特别是在深度贫困地区,无论这块硬骨头有多硬都必须啃下,无论这场攻坚战有多难打都必须打赢。

  金秋九月,当《金融时报》记者踏上这片土地时,深深感受到,有一种力量正在托起这里的希望:脱贫攻坚战,不落下一个村庄,不抛弃一个农户——这不仅是当地政府,也是以浙商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企业多年来始志不渝坚守的信念。

  激活造血功能:

  银行参与扶贫意义所在

  “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坐落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四川西南安宁河谷地带的德昌县,正是这样一个四季如春的地方。然而,美丽的背后曾是满满的辛酸。

  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孕育了当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而胡宗德却说:“得天独厚的环境让我们的产品受到国内外的青睐,这是我们办企业的福气;但我们这个基地却是贫困村。”

  “以前没有统一规划,农户想种什么就种什么,加上交通不便,收了果子也卖不出去。” 在德昌县,海花村三组村民安如友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几年前,他跟村里很多人一样,种了两亩草莓,行情不好,一亩仅收入1万多元。当时,在海花村197户农户中,有30多户是贫困户。

  “农户如果只种自己的那一两亩地,收成好最多只能脱贫脱困;真正要致富还得拓宽思路。”浙商银行凉山分行行长赵之熠说,“对于贫困地区来说,产业扶贫的确是脱贫之后不再返贫的最好道路。而实现‘造血式’扶贫、全产业链提升、商业可持续性发展,正是银行参与扶贫的意义所在。”

  正是基于上述理念,才有了浙商银行与唯益公司的结缘。2013年,凭借当地丰沛的阳光生态,唯益公司建立起了草莓、桑葚、芒果等水果农产品种植、保鲜、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产业经营模式。2017年6月,公司计划扩建600亩草莓基地,但存在一定的资金缺口。了解情况后,浙商银行凉山分行按照“银行+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农户”的产业精准扶贫模式,迅速为企业投放1400万元小微贷款,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全产业链扶贫模式带来了有目共睹的共赢效应。截至2018年年末,唯益公司实现年销售收入约3600万元,实现净利润540万元。产业带动贫困户约100户,公司吸纳的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已有10户实现脱贫。

  去年,安如友加入了合作社,并获得浙商银行凉山分行的18万元贷款,草莓种植规模扩种到20亩。“现在果子不愁卖不出去,公司收购价格比市场高,一亩能挣三四万元。刨去成本,一年下来纯收入有30多万元。” 他说,产业发展好了,收入高了,现在村里80%的农户都种上了草莓。而当《金融时报》记者来到德昌县采访时,海花村已经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在采访中,胡宗德的一句话让《金融时报》记者印象深刻。他说:“你们都来自大城市,可能感觉不到农村穷苦时收入来源的狭窄,光靠种田致富是很难的。”而这恰恰道出了产业扶贫的另一个重要作用。《金融时报》记者采访的唯益公司,一年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就是300多个,而每个工人每年3万元的收入,按照国家标准就已经脱贫了。

  “在我最艰难的时候,浙商银行伸出缓手,直到现在我都非常感谢。”胡宗德说,“后半生我想把民营企业继续做下去,把果蔬产值做到两亿元,带动更多的人脱贫致富。”

  扶贫先扶智:

  让公益传承成为文化

  高原的清晨,阳光格外明媚。当《金融时报》记者与浙商银行的志愿者来到拖乌乡中心小学时,并不宽阔的操场上,400多名孩子已经早早地等候在这里。他们像过节一样穿上最好的衣服,纯净无邪的眼神中充满期待和喜悦。

  这是浙商银行凉山分行第三年走进拖乌乡中心小学,给大山深处的贫困小学生、学生家庭、学校老师送来崭新的学习用具和御寒衣物。两年前该行捐建了“浙商银行图书阅览室”,如今已累计捐赠各类读物1000余册。

  作为凉山州北大门,坐落于冕宁县北端的拖乌乡海拔较高、气候恶劣,全乡3000多名人口全部为彝族,建档立卡贫困户占比为100%,拖乌乡因此被列为国家脱贫攻坚重点帮扶乡镇。而拖乌乡中心小学,无疑肩负着全乡贫困农户子女的小学义务教育重任。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浙商银行办公室副主任苏雪燕介绍说,近年来,该行依托全国性的服务网络,长期、定点帮扶当地贫困地区的学校和学生,在基础设施、学业、生活和素质教育等方面,形成一套标准化的“教育扶贫”模式。而拖乌乡中心小学正是该行实施教育扶贫攻坚战的一个缩影。

  离开托乌乡中心小学,大约10分钟后,《金融时报》记者乘坐的车子在一个偏僻的村口停下,沿着狭窄土路走进去,就是邱浩的家。

  邱浩今年8岁,是托乌乡中心小学的学生。也许是一下子来了这么多陌生人,顿时引来路边此起彼伏的犬吠。一下车,邱浩便飞快地跑过去,抱住一只叫得很凶的黑狗,一边用小手拍打一边说:“别叫!别叫!”他78岁的奶奶步履蹒跚地迎出屋外。

  因为家里太穷,在邱浩和姐姐邱明很小的时候,他们的母亲就离家出走再没回来。后来他们的父亲再次结婚,但继母没过多久也走了,又留下了一个上幼儿园的小妹。现在他们的父亲在外打工,靠种庄稼的微薄收入远远不能维系生计。平日里,只有奶奶带着3个孩子艰难生活。

  因为没有经济来源,年幼的邱浩就要帮家里养猪。邱浩说,他想快点长大,好帮奶奶撑起这个家。

  邱浩腼腆地道谢说:“叔叔阿姨每年都给我家送粮油和生活用品,他们是来帮我和奶奶的。”

  “他的姐姐邱明也在我们对口捐助的一个学校。”浙商银行凉山分行的志愿者告诉《金融时报》记者,今年小学毕业后,邱明已经到冕宁县的民族中学去读初中了。

  在采访中,《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每个贫困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浙商银行凉山分行积极引导企业参与拖乌乡中心小学学生家庭精准脱贫工作。2018年年底,该行协调与其有业务合作关系的西昌唯尚酒店、金茂实业公司与冕宁县拖乌乡中心小学6个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学生家长建立用工合同,根据实际情况实现劳动用工,帮扶贫困农户家庭脱贫致富。

  “扶贫工作长期而艰巨,既需要国家政府的财政扶贫,又需要金融机构的金融扶贫;既需要社会企业的资金扶贫,又需要点滴行动的爱心扶贫。”用浙商银行党委副书记张鲁芸的话说,“公益传承已经成为浙商银行的一种文化。”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末,浙商银行开展的慈善助学行动已累计募集社会各界捐款2000多万元,与15所贫困小学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资助学生超过两万名,雏鹰助学计划累计资助学生1.1万人次,资助金额达468.6万元。

  金融扶贫:

  从“责任田”到 “示范田”

  远方和诗,除了美丽和遐想,更需要智慧和汗水去浇灌。

  在凉山的采访中,无论是果蔬加工车间忙碌的村民身影,还是接过新文具刹那间扬起的纯真笑脸,都让《金融时报》记者感受到,在扶贫攻坚过程中,银行人的点滴付出,正在化作凉山彝族人民生活一天天变好的真实景象。

  数据显示,2018年,凉山州减贫19.9万人,退出贫困村500个,贫困发生率从2017年年底的11%降至2018年年底的7.1%。而来之不易的成绩背后,银行业的金融支持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金融时报》记者从浙商银行成都分行了解到,2017年7月,该行与凉山州政府签订200亿元扶贫攻坚战略合作协议,将在5年内为凉山州经济发展提供累计不少于200亿元的意向性融资支持。

  截至发稿时,浙商银行不仅参与了西昌市棚户区改造;还累计注入2.5亿元贷款支持具有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多部电视剧拍摄及开播,由此带动冕宁、木里、昭觉等文化产业基地发展,为周边百姓创造脱贫致富机遇;倾力帮扶中小水电站发展,累计为区域内中小水电站投放流动资金贷款7000万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昭觉县,由于特口甲谷乡乌果各则村、洛阿补村和扭普莫村海拔高、自然条件恶劣,大量贫困户将集中向县城搬迁。2018年,浙商银行成都分行和人民银行凉山中心支行的员工共同捐资,在昭觉县城北乡租赁了20余亩“飞地”建设羊肚菌大棚种植基地,帮助移民搬迁的贫困户在专业机构的指导下种植羊肚菌,探索脱贫致富之路。“眼下羊肚菌长势喜人,已经有明显的原基分化成小菇形态,估计年内就能实现量产了。”赵之熠说。

  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有温度、有智慧的服务。在德昌,去往合作社的山路崎岖难行,农户到银行网点办理业务十分不便。为了解决农户的融资难题,浙商银行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创新了“点易贷”服务模式,合作社的草莓种植户只需办理开卡,在手机上点一点,就可以实现当天受理、当天提款。

  “因为担心农户不懂操作,从申请贷款开始,分行客户经理连续一个星期‘驻扎’在当地,现场开卡和指导操作,直到农户彻底学会、能独立完成贷款的相关手续为止。”赵之熠介绍,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点易贷”已为36位草莓种植户提供贷款371万元,用于采购种植材料、发展生产。

  “凉山扶贫取得的成果,折射出的是整个浙商银行金融精准扶贫的路径与探索。”苏雪燕告诉《金融时报》记者,为使金融活水真正惠及贫困群体,近年来,该行着力构建“输血+造血”扶贫长效机制,形成了产业扶贫、公益扶贫的系统化解决方案,从而把定点帮扶的“责任田”打造成为“金融政策落地、金融普惠实现”的金融扶贫“示范田”。

   

  来源:《金融时报》